国家5g网络明年最少5个试点城市 5G时代到底什么时候来?

明年国家5g网络最少有5个试点城市,是哪5个试点城市还未得知;但全面普及还需时日,那5G时代到底什么时候来?

中国5g网络什么时候出?未来5g网资费预测,中国明年将迈出5G商用第一步,2020年实现大规模商用,从单个流量包来讲,资费肯定是下降的,未来用户用于5G的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应该会下降。国家5g网络试点城市名单:至少5城市明年要建5G网,形成密集城区连续覆盖,具体内容详解请看下文。

国家5g网络试点城市名单

我国在5G上的部署正在快马加鞭。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显示,明年要开展5G规模组网建设,要在不少于5个城市建网。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2018年国家发改委将继续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建设工程。其中重点工程包括三项,“百兆乡村”示范及配套支撑工程、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以及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建设一期工程。

其中,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及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等为重点,开展5G规模组网建设。5G网络应至少覆盖复杂城区及室内环境,形成连续覆盖,实现端到端典型应用场景的应用示范。

此外,《通知》对指标提出明确要求:一、明确在6GHz以下频段,在不少于5个城市开展5G网络建设,每个城市5G基站数量不少50个,形成密集城区连续覆盖;二、全网5G终端数量不少于500个;三、向用户提供不低于100Mbps、毫秒级时延5G宽带数据业务;四、至少开展4K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无人机等2类典型5G业务及应用。

对此,招商证券分析认为,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看5G发展,明年产业政策将成为关键驱动力,加快5G商用进程。

目前我国5G正由标准制定向商业研发阶段过渡。不久前,工信部发文部署5G第三阶段技术试验,力争于2018年底前实现第三阶段试验基本目标,支撑我国5G规模试验全面展开。该通知还明确了未来试验目标,将重点面向5G商用前的产品研发、验证和产业协同,开展商用前的设备单站、组网、互操作,以及系统、芯片、仪表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联互通测试。

延伸阅读:5G时代到底什么时候来?

移动通信技术大规模商用的前提在于国际标准的制定及统一,一旦标准固定下来后,5G会逐步走入大众的生活中去。此外,5G也是全新的网络,面向整个垂直行业,需要各行各业融合创新,打造生态。

记者了解到,中国于2016年1月启动了5G技术试验,为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IMT-2020(5G)推进组在北京怀柔规划建设了30个站的5G外场。在5G第二阶段试验完成之后,第三阶段试验将于2017年底或2018年初启动;据预计,5G第一个标准版本将于2018年6月完成,完整版本或将于2019年9月完成,并有望在2020年实现大规模商用。

“从2016年到2018年,我国的5G基础研发测试是分为三个阶段的。”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移动通信研究所所长(总经理)王庆杨表示,“第一阶段是5G关联技术试验,第二阶段是5G技术方案验证,第三阶段是5G的系统验证。”

“目前,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王庆杨说,“中国电信在前期深度参与了前两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中国电信参加工信部组织的测试,同时为了做好配合,进一步丰富场景,计划在6个城市开展更多相关试验。”

据悉,这些试验内容包括:5G技术与智慧城市的核心规划结合,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双创方面,借助5G的试验推动双创的工作;以及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方面,如何利用5G技术来助力;还有AR、VR等新的应用。

现阶段,三大运营商在5G商用步伐上都有了明确的时间表。“中国电信预期在2018年6月完成5G第一个商用版本(R15)。”王庆杨在第十九届高交会上透露。丁海煜也表示,“中国移动将全力保证5G第一版全新标准能在2018年按期成熟。”中国联通高级工程师冯毅预计,“中国联通2018年会开始通信云网络的商业试点部署。”

此外,5G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跨业合作。易芝玲透露,中国移动2016年年初成立了5G联合创新中心,结合各个行业一起探讨未来技术的创新或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目前该中心的联创创新有超过100多个合作伙伴,有12个开放实验室在国内外成立。

5G是怎样的5G?

从1G到4G,主要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5G将解决人与人之外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即万物互联。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丁海煜称,5G是一个全新的通讯技术,这种通讯技术未来跟人工智能、大数据紧密结合,将会开启一个万物互联的全新时代。

记者了解到,5G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特性,这使得5G技术在物联网、智慧家居、远程服务、外场支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有了新的应用,更高的速率和更好的业务体验,真正实现移动信息化与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

同时,5G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和超低功耗、超低成本等特征,意味着未来任何一个物体都有可能配有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技术也有望成为像电力一样的通用性技术。

与此相对应的,相关产业的适应性升级已经开始,中国利用5G机遇在国际通信领域弯道超车也体现在相关产业的布局上。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整个产业界的投入都比4G时代有了进一步提高,”丁海煜说,“包括华为、中兴这样的系统设备商,还有终端公司比如OPPO、VIVO这些公司,我们运营商都是和他们一起合作,争取在整个标准组织里面能够体现我们中国5G产业的引领作用。”

据悉,华为、中兴等系统设备商已经推出5G预商用产品及解决方案。在2017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展上,华为展示了5G服务化核心网样机等,中兴推出了5G高低频系列化预商用产品。

此外,记者从本届高交会上了解到,一些智能家居、柔性显示厂商等,都已经为5G时代的到来研发了适应性产品。如利用5G技术弥补当前基于AI的视频分析中时延大、用户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会让5G网路更智能,5G的网路也能够让人工智能的应用更能够泛在。”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说。

5G资费贵不?

5G的流量之大,速度之快,都超乎想象。那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5G时代的资费如何?

对此,有业内人士从技术角度作出了解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一代比一代的技术先进,提供的能力越来越强,在相同速率情况下成本是在降低的。”

“举个例子,4G跟3G相比,在同一个频谱带宽下,频谱效率提高了3倍,带宽也提升了,比如从原来WCDMA5M,现在是20M,提升了4倍。按照摩尔定律,在芯片相同的情况下,能提升10倍左右的处理能力,再加技术不断发展,在相同成本下,芯片处理能力也在增强。因此,5G能给用户提供更高的速率,成本并不会跟速率成等量提升。”该业内人士说。

“从单个流量包来讲,资费肯定是下降的,未来用户用于5G的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应该会下降。”冯毅表示,这个下降的趋势大家都有切身体会,十年前每个月通讯的费用大概七八十块钱,占到个人收入的3%至5%,但现在资费差不多只占到个人收入的1%。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在享受更好通信技术的同时,资费开支占收入的比重是在不断下降的。

本文由小编综合整理自网络相关资讯。

本文经新华经济网自动排版过滤系统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投资者应谨防ICO、变相ICO!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