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作为今年的热门词,在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重要文件屡被提及,在科技金融领域,更是热议的话题。为什么“普惠金融”如此重要?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又是靠谁来推动的呢?
一、追溯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
中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了普惠金融的实践。跟其他国家由NGO(非政府组织)自下而上地发起不一样,“中国式普惠金融”一直以来是政府自上而下推动,政府参与程度较高。到2015年底,普惠金融发展被提升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20余年间,相关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为了实现普惠金融目标,小贷公司、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各等类小微金融机构十余年间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截至6月末,全国银行业小微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均占各项贷款余额超过25%,这一比例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数一数二的。
二、实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普惠金融服务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决非给一笔贷款就能做大做强那么简单。普惠金融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仅提供贷款、提供融资,而是通过金融去挖掘或开发出“中小微弱”的潜在能力。关注企业融资渠道少、成本高、审批流程长等现实痛点,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更容易事半功倍。
此外,近几年的技术进步为普惠金融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去年的杭州G20峰会,中国作为东道国牵头制定的“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更让人畅想数字技术的进步是否为普惠金融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数字普惠金融目前的形态有哪些?解决了哪些传统金融机构不能解决的问题?大数据风控效果如何?有可能带来什么新的风险?数字技术的加持,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普惠金融需要优质企业引导
新金融行业在历经了十年发展后,优质平台也已经脱颖而出。各平台已经朝着垂直细分领域下沉,而经不住监管洗牌的小平台也逐渐退出。作为业内优质平台,中普金服科技集团始终坚守普惠金融的十二字箴言:回归本质、防范风险、科技助推。
回归本质
中普牢牢遵从金融本质,从用户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服务效率。如今,中普服务对象覆盖金融、房产、汽车、媒体、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等各大领域,经营包括汽车房产抵押质押、新车二手车汽车金融、小额贷款、网贷、创业孵化器等多类提供优质资产的项目,在借款领域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资产供应分布在国内多地的各个领域,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防范风险
中普依托强大的科技研发团队及其最新研究成果,以大数据的思维推动技术提升,打造了一个专业征信服务团队——中普征信。中普征信采取“全流程、高科技”把控体系,包含优质资产的多重筛选、数据库信用调取、合作机构甄选、安全反欺诈措施、技术安全把控等多重风控模式,对信用、资产严格把控,构建安全的风控生态圈,优中选优,提升客户权益。
科技助推
中普注重用科技让金融服务智能化,更注重用户安全体验的改善,不断强化安全技术手段降低风险,为用户的资金安全保驾护航。一直以来中普始终积极开拓金融创新模式,创造性的建立了多种数据模型和算法体系,支撑产品创新、运营创新和服务创新,拥有卓越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在行业科技金融发展的前沿,中普持续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征信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运用,坚持用科技服务金融,用科技改变金融,用科技提升金融。
回归本质、防范风险、科技助推,中普金服科技集团通过自己的创新和探索,以“企业家精神”激励自我,不断提升技术壁垒,通过多元化、先进化的金融科技手段,携手各行业精英,精诚开展创新金融体系建设,打造活力健康的新金融生态环境,助力普惠金融取得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