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经济现状及形势如何?2018年中国经济走向预测

我国当前经济现状及形势如何?诺亚控股首席研究官金海年称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虚实转换的再平衡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员表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加明显。2018年中国经济走向预测具体如下。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如何?

诺亚控股首席研究官金海年: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虚实转换的再平衡过程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虚实转换的再平衡过程,既包含周期性的因素,也包括非周期性的因素即阶段因素,但阶段因素起更主要的作用。这些阶段因素包括消费升级(高品质和高层次消费)、产业结构现代化(从工业革命到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体)、城镇化、国际化和老龄化,这些是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但都是一次性的、非周期的因素,如罗斯托发展阶段理论所述,是中国高速增长阶段的表现。等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以后,才会有像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房地产周期、金融周期等周期因素成为主导。(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电子期刊《原富》2017年第10期总第30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加明显

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首先,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经济增速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3.7%、6.3%、7.8%。二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7%,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全国财政收入和工业企业利润较快增长,是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综合反映。三是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经常项目保持顺差,资本外流和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得到有效遏制,外汇储备平稳回升。四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2元,同比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以后实际增长7.5%,继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五是区域协同联动效应开始显现。东部地区向好态势更加巩固,中西部地区发展空间在拓展,东北地区经济出现筑底回升迹象。(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8年中国经济走向预测

一、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2018年中国经济走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这次会议对2018的定位不同寻常——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1、一个重点:现代化经济体系开篇布局

此次会议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列入明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务和基本途径,对中国发展意义重大。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长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明年经济工作将重点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好篇布好局,并力求取得实效。”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说。

2、一个长效机制: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保障住有所居

此次会议将“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列为2018年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强调要“力争取得明显成效”。这意味着明年我国在落实“住有所居”目标上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8年有望成为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建设年。”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建议,应坚持调控不动摇、不放松、不歇脚、不松懈,从金融、土地、财税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3、一道防火墙:防范风险要取得积极成效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好的三大攻坚战,并明确提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确保打赢三大攻坚战。”此次政治局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防范风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4、一个底线任务:向深度贫困地区发力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此次会议提出,精准脱贫要瞄准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

会议还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为明年重点工作之一,这意味着2018年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将有更多暖心政策出台,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2018年中国经济预测分析

一、国外权威机构对2018中国经济预测概述

2018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发布机构:瑞银证券

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但不会出现“硬着陆”。在满足消费/服务继续跑赢投资/制造业;随着去产能和国企改革的推进,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投资更多地由自有利润拉动,而不是信贷;股权融资有所改善等一系列前提条件下,随着温和去杠杆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小幅放缓至6-6.5%。

房地产销售和建设将放缓,但低库存会限制下行风险。过去房地产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补贴和居民加杠杆刺激了房地产销售,然而近两年,随着信贷政策的逐渐收紧,房贷增速出现拐点并逐渐回落。未来几年房地产活动将放缓,建造和投资均将收紧,但低库存会限制该行业的下行风险。

中国的国企改革将进一步加速,将出现更多的并购及整合、混合所有制改革、非核心资产剥离和坏账处置。主要国企不会出现私有化或者大规模的关停,但随着削减成本、控制支出、资产处置等工作的持续推进,ROE(净资产收益率)将出现改善。

环保法规趋严将成为主要的供给限制因素,并有助于将价格维持在高位。

二、国内权威机构对2018中国经济预测概述

2018年中国经济将进入长周期筑底

发布机构:工银国际

2018年中国经济将进入长周期筑底,经济增长有望保持稳健。经济增长率预计为6.9%,通胀率预估值为2.2%。

2018年中国经济将步入新时代,并有望在三个维度实现质变。第一,周期演进将具备新韧性。依靠供给侧改革红利释放、系统性风险消解和政策工具效能提升,中国经济将在2018年完成长周期筑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第二,改革开放将向纵深挺进。国企混改、金融市场开放和区域协同联动有望实现关键突破,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抬升,培育经济的超长周期反弹潜力。

第三,全球治理将创造新机遇。2018年,立足于全球复苏“换挡提速”的有利环境,中国有望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由外及内地支持改革开放深化,把握综合国力崛起的历史机遇。展望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韧性强劲、政策空间充裕、比较优势显著,国企改革、消费升级、“一带一路”、新经济等结构性投资机会依然值得期待。

本文经新华经济网自动排版过滤系统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投资者应谨防ICO、变相ICO!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