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之下,交易所能否继续日进斗金

目前,美国已经通过了对ATS系统监管框架的修订,以便更有效地监督加密货币交易所,其他国家也在积极修订法案加强管理。

2009年1月3日,第一枚比特币诞生,2010年3月17日,第一家比特币交易所Bitcoin Market开门营业。

十年时间如弹指一挥间。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800种数字货币,上万家交易所,24小时交易量超百亿美元。

将近十年时间,各家交易所你方唱罢我登场,都争抢着在币市分一杯羹。哪家交易所一旦松懈,就会被后来者淹没在滚滚浪潮之中。我们现在已经无从得知Bitcoin Market为啥会关门大吉。只知道在2011年6月它取消了Paypal支付选项,从此便一蹶不振,淡出了资本的视野。

与股市不同,由于币圈是新兴崛起,所以币圈的相关体系并不完善,从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现状就能看出来。

币圈交易所担任的角色众多,不仅仅是负责用户的交易,还同时包揽了证监会的职能。这意味着在币圈,交易所可以执掌各个币种的“生杀大权”,这种畸形的发展状态,让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吸金能力无人能敌。

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下币圈的交易所到底有哪些吸金手段。

交易手续费

作为一个交易平台,所有的数字货币交易、兑换、提现手续费、期货交易佣金,用户保证金利息等,都成为数字货币交易所的盈利方式!据howmuch.net近期统计和分析,交易额排名前五的交易所日均利润都超过100万美元,其中币安日利润更是高达342万美元。

项目上币费

新生成的虚拟货币上交易所需要交纳上币费,还需要交纳系统维护等费用。火币、币安、okcoin三家交易所对于一般的币需要收取几百万到上千万的上币费!或者获得一定比例的token。

发行Token

目前各个大型交易所都有自己的代币,这是币圈交易所独特的盈利模式,毕竟股市的交易所可不能发行股票。币圈交易所在发币之初就可以获得一大笔的募集资金,而且如果自己的代币发行量好,流通性强,那交易所也会水涨船高。而对于那些不良交易所而言,发行Token也不失为一种割韭菜的好方式。

监管趋严

日本金融厅公布虚拟货币交易所中期检查报告。报告中称,虚拟货币交易所总资产规模与上一财年相比迅速扩大,平均增幅553%。去年秋季以来业务扩张迅速,内部管理系统的维护没有跟上。在未来的监督对策方面,将改进并持续更新风险分析方法,继续进行现场检查和深度监测,一旦确认问题存在,将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

据Bitcoin.com消息,近日日本最高金融监管机构(FSA)已完成对23家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现场检查,并发布检查报告。报告显示,23家交易所中有7家是完全授权的数字货币交易所,其余的都“被认定为交易商”,FSA允许这些交易所在接受审查期间继续运营,并将利用这些调查结果,收紧新的交易所申请审查程序。

交易所畸形的发展状态必将影响到整个币圈的发展。目前对于加密货币市场监管力度最强的美国已经通过了对ATS系统监管框架的修订,以便更有效地监督加密货币交易所,其他国家也在积极修订法案加强管理,加密货币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迫在眉睫,指日可待。

本文经新华经济网自动排版过滤系统处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资服务,阁下应知本站所提供的内容不能做为操作依据。投资者应谨防ICO、变相ICO!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含文章中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